十年前,我是一名平凡无奇的注册会计师,日复一日地沉浸在数字和报告的世界中。然而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邂逅了艺术,投身于艺术家居事业,如今,年销售额已破亿。回顾这段历程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作为奇兵到家平台的长期合作伙伴,今天我想分享我的创业故事。
创业的灵感源于2010年的一次机缘巧合,当时我居住在一处艺术区附近,结识了许多艺术家朋友,被浓厚的艺术气息包围。那时,互联网正处于崛起阶段,我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将艺术品带入寻常百姓家,这个想法激发了我创业的决心。
2012年初,我毅然辞去会计师职务,变卖了在北京的两处房产,创立了一家艺术家居公司。然而,创业之路并非坦途,一年间,我几乎赔掉了所有房产,但生意却没有明显起色。在我几乎绝望之际,妻子的坚定支持让我重新振作,即使卖掉最后一套房子,也要坚持到底。
于是,我用最后一套房子换来的资金,停下来仔细反思。我意识到之前的方向可能有误,决定调整战略,从销售“买得起的艺术品”转向“买得起的艺术家具”,专注于家具领域。这次转型带来了转机,公司逐渐走出低谷。
2013年下半年,我们推出的一款鞋柜迅速走红,以超过一百万的销售额荣登当年平台鞋柜类别的销售冠军。这一成功增强了我的信心,我们乘胜追击,挺进“客厅”市场,推出了沙发系列,从小型家居扩展到大型家具,公司规模不断扩大。
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,我们与亚洲最大的家具代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。生产能力的提升带来了销售额的爆炸性增长。2016年,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0%。然而,随着生产和销售的增长,交付能力的问题逐渐显现。
尽管我建立了仓储和物流部门并与多家物流公司合作,但随着业务扩张,仓储问题日益严重。幸运的是,我们聘请了一位具有丰富家具仓储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,他的加入弥补了这一短板。
在他的引导下,公司引入了基于大数据的仓库管理系统,显著提升了仓库效率,1万平方米的仓库能容纳4000立方米的货物。此外,我们还优化了仓储和物流流程,将仓库数量从8个减少到3个,仓库团队也从90多人精简到20多人。
解决了仓储问题后,我注意到国内家居行业尚处于品牌发展初期,有很大的市场潜力。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,我们需要回归产品本身,强调功能性和美学。在品质把控上,无论从设计、造型到材质,我们都力求达到业内较高标准。
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均为一流工厂,确保了产品的生产质量。在材质和工艺上,我们精选优质且美观的材料,例如使用高品质的北美白橡木,既坚固又防虫,外观也十分赏心悦目,深受年轻人喜爱,既实用又能装饰家居环境。
我们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新锐白领群体占比较大,他们注重家居生活品质,愿意为设计感强、实用性高的产品买单。因此,我们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元素,融入产品特点,以满足受众口味,不断提升品牌价值。
高知识层次的消费者对售后服务有更高的要求。然而,我深知国内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不足,许多因售后不力导致产品滞销甚至品牌衰败的例子比比皆是。一味追求销售而忽视服务,只能短暂获利,无法实现长远发展。
创业不易,保持更难。在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,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,无法实现从“有”到“优”的提升,那么前端的销售努力和后端服务的滞后,最终会成为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的牺牲品。
多年来,品牌销售额的稳步增长,部分归功于优质的售后服务。建立供应链平台并不难,最难的是构建高效的服务团队,而这需要大量的投入。经过反复比较和讨论,我们最终选择了奇兵到家平台的完善售后服务体系,效果显著。在家具安装方面,我对奇兵到家平台非常放心。
据称,奇兵到家作为专业的家居安装服务平台,拥有超过200万的安装师傅,覆盖全国31个省区、3000个县区和40000个乡镇街道,无论在何处,都能快速响应并提供上门服务。
家居是一个广泛的领域,包括软装和硬装,我们在多个细分市场都有布局,涵盖了厨房、客厅、浴室、餐厅等多个生活场景,产品线不断延伸。因此,我们需要一个专业且能满足多元化家装需求的售后服务平台。奇兵到家平台正是这样的选择,它提供家具安装、厨卫安装、门窗安装等各行业的专业师傅,以及配送、维修、测量、拆旧等一站式服务,非常便捷。
平台对服务全程进行管控,确保一站式、托管式的安装售后服务,让服务更具保障。在促销活动期间,这种专业和保障尤为重要。
经营和管理品牌就像是精心雕刻的艺术作品,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进步,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。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过亿的销售业绩,但这只是一个里程碑,创新和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。